二维码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上海: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

公益城市 来源: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23日 09:37 A-A+

  “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期间走进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仔细倾听来自居委会、企业的年轻党员交流社区垃圾分类推广的做法。总书记强调,垃圾综合处理需要全民参与,上海要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办好。

  “新时尚”,是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定位和期许。眼下,垃圾分类工作正在上海深入推进。居民如何看待这一“新时尚”?“新时尚”如何真正深入人心?记者日前来到嘉兴路街道多个小区蹲点采访,了解垃圾分类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堵点和难点,听居民说“随手扔”如何变“随手分”,看垃圾分类的“麻烦事”怎样成“分内事”“日常事”——

  撤桶还是保桶?

  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工作中,上海各街镇都在积极探索不同的方式,引导居民正确分类,其中,居民区撤桶并点、定时投放,是较为普遍的一种做法。然而,也有不少居民提出,希望“保住”垃圾桶。为此,有些小区尝试垃圾分类不撤桶。到底哪种方法更可行?

  在虹口区嘉兴路街道的宇泰景苑小区,靠近小区进出口的一幢楼下,就是一个垃圾定时投放点。每天早上的7点半到9点半,每天晚上的6点钟到8点钟,都是居民定时定点投放垃圾的时间段。像这样的定时投放点,小区里共有两处。

  虹叶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王静华告诉记者,宇泰景苑是嘉兴路街道最早试行垃圾分类的小区,小区规模不大,共371户,按照区里先前的测算建议,每500户为单位设置一个定时投放点,这样的小区设置一处就可以了。考虑居民生活习惯的改变有一个过程,尽可能让定时定点和就近方便两者不矛盾,讨论后大家决定,撤掉原先摆放在每栋楼前的垃圾桶,在小区门口和中心花园位置分别设置一处定时投放点。

  撤桶4个月,居民们还习惯吗?“撤桶挺好的,楼下没了垃圾桶,清爽多了,小区环境比以前更好了,进进出出看着都舒服。”居民张阿姨告诉记者,邻居们对垃圾分类的必要性普遍都很认同,举手之劳,小区品质提升了,好些居民还报名当起了垃圾分类志愿者。

  也有居民处在不太理解的“被动”接受过程中:“(挺)麻烦的,本来随便什么时候想扔就下来扔,现在要规定时间,又要到指定的地方来扔。但是没办法,这个是一定要做的,上海是立了法的。”

  那错过了一早一晚定时投放的时间,怎么办?宇泰景苑还有一处装扮一新的小压房,这里是24小时开放的垃圾投放点,放置着不同颜色和大小的分类垃圾桶,错过定时投放时间段后,居民就要把垃圾扔到这里,但因为没有志愿者的监督,还是会有垃圾错分的现象,厨余垃圾很多也没有除袋。

  “居民分得不好的,我们的社区志愿者和第三方服务团队志愿者会二次分拣。这些志愿者很多都是小区居民,有些居民看着过意不去,就主动把分错的垃圾拿到一旁,重新分好再扔进去。你看,垃圾除袋其实不难也不脏,拎住袋子底部两个角,一抖,就下来了,还有水池可以洗手。”王静华边说边给记者示范了起来,“对垃圾分类,居民们越来越认同,愿意走下楼了,也愿意多走几步了,这就是好的变化。”

  有效的激励机制也起了作用。记者注意到,小区的小压房设置了绿色账户兑换点。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居民,会得到绿色账户的积分奖励,用于兑换公园门票、生活用品等。一位社区志愿者介绍,自己的绿色账户已经开通两年了,家里早就换成了分类垃圾桶,垃圾分类已经成了全家人的习惯。她笑着说,在这个小区,最有吸引力的激励是志愿服务的积分可以优先兑换小区老年书画社的学习名额,还能不用“秒杀”就给孩子兑换社区暑托班的名额。

  目前在嘉兴路街道,试行成功的小区多数采取的是撤桶并点、定时投放的做法。也有不撤桶,效果也不错的。在嘉兴路街道瑞虹一期小区,居民区党总支和居委会设计了一个垃圾分类时尚指数红黑榜,在一楼大堂张贴,以“哭脸”“笑脸”图标的形式每天展示各楼层垃圾分类的情况。每天每层楼的垃圾分类情况,则由物业在清理垃圾时进行打分。经过一段时间,贴着“哭脸”的楼层居民都想把“哭脸”尽快变成“笑脸”。

  记者手记:

  不管是撤桶还是保桶,从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赢得居民认可的方案就是好方案。设身处地着想,耐心细致设计,发动居民一起参与,垃圾分类不能靠一方“独唱”,有时不妨“一小区一策”,凝聚多方力量“大合唱”,才能“声”入人心。

  年轻人不如老年人积极?

  “垃圾分类进一步,我们的文明向前再跨一步。”在嘉兴路街道四平路上的国际公寓,小区业委会主任薛勇强讲起了他参与小区垃圾分类一个多月的感受。

  4月10日,国际公寓小区撤桶第一天。早上五六点钟,撤掉楼层垃圾桶,在定时投放点摆放好分类垃圾桶,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保洁、社区志愿者陆续都到了。7点开始,定时投放点开放。“撤桶第一天,有居民拎着垃圾袋下楼时,还是会嘀咕两声、抱怨几句。第一天结束,楼道里还是出现了十几袋垃圾。还有打市民热线投诉的。一个星期后,这种情况就几乎没有了,早晨出门时先把分类垃圾投放好,成了大家自然而然的习惯。”薛勇强说。

  他也注意到一个现象,年轻人垃圾分类做得不如老年人,有些年轻人吃了外卖,就把盒子、筷子、餐巾纸、吃剩的食物,装在塑料袋里一起扔出来了。还有,有志愿者在岗服务的4个小时,分类做得好一些,没有志愿者在旁的时候,做得就没那么好了。“这就要求我们的垃圾分类推广工作做得更细致些。”

  作为垃圾分类的激励机制,绿色账户比较受老年人欢迎,而年轻人参与度不高。为此,有些街道也在积极引进社会组织,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推广垃圾分类。比如说变废为宝,用湿垃圾做酵素制作肥皂,把废旧物品变为艺术品等,吸引青年更好地来做垃圾分类。在这样的背景下,类型多样的智能回收设施也走俏起来。

  在宇泰景苑,一个堆肥花园很受居民欢迎,居民利用湿垃圾发酵以后产生的肥料种花,常有年轻的妈妈牵着孩子来看花园里的绣球花、长寿花、月季花。小区热心志愿者将湿垃圾放在酵素桶里,经过五六周后,厨余就成了生物肥料。不仅小区花园自用,周边小区的居民也慕名前来取用。

  小区里还有一个可回收物智能投放设备,很受孩子们的喜爱。切换成儿童模式后,操作页面孩子们就一目了然了:“金属,0.60元/公斤;塑料,0.55元/公斤;纺织物,0.20元/公斤;饮料瓶,0.04元/个;纸类,0.70元/公斤;玻璃,公益回收;有害垃圾,公益回收……”孩子们开心地抱着饮料瓶、废纸盒投进去,兑换成零钱。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系主任张勇,多年来一直关注上海生活垃圾分类的进展。“扔什么样的生活垃圾,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去是灰渣多,现在是湿垃圾多,反映了大家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在张勇看来,生活水平提高以后,怎么扔生活垃圾,反映了人民道德素质的提升。过去垃圾不分类,只要扔出自己家门,净化了自家。小区臭、邻居臭,和自己无关。现在生活垃圾四分类,自己举手之劳,净化了自家,也净化了小区,美化了社区,更让整个城市变得更加干净。

  他告诉记者,上海这5年来,从饮用水源保护、自来水深度处理、二次供水改造、土壤和农产品污染防治、噪声控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到黑臭河道、中小河道水环境治理,环境民生保障工作稳定推进,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但现在碰到的垃圾分类则是一个特别硬、特别难、特别烦的硬骨头——政府不能深入到每个家里强制人家分类,但家庭又是生活垃圾分类的主要场所,这必须得靠全体市民自觉分类。“因此,能不能做到垃圾严格分类,是检验一个城市人民群体生态文明素质和环境保护素质的试金石,也是一个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必须要提升的新时尚。”张勇说,相信精明又精细的上海人,能成为这个新时尚的领跑者。

  记者手记:

  垃圾分类是新时尚,上海在全国要带头。1月31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从7月1日起,这一条例将正式施行,这意味着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类将迈入“法治时代”。

  生活垃圾分类是大势所趋,但这一目标的实现任重道远,需要理念、制度、设施、技术等全方位的支持。别人还没有分,总要有人带头先分,分类设施还不齐备,可以把分类习惯先培养起来。不观望,不推诿,从自己做起,说到底,做好垃圾分类,守护的是大家共同的绿水青山、美丽家园。

  《光明日报》(2019年05月21日 01版)光明日报记者 颜维琦 曹继军

编辑:张迪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