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增速12.7%,履行国家战略的济宁,绽放年中

公益资讯 来源:济宁网信办 2021年08月05日 11:24 A-A+

  7月26日下午,济宁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有关情况,亮出上半年“成绩单”。

  今年以来,济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强化科技引领,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纵深推进“双招双引”,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新兴产业稳步成长,经济增长积极因素逐步释放。

  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济宁市生产总值为2379.66亿元,同比增长12.7%,两年平均增长5.8%,较一季度两年平均增速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62.96亿元,同比增长7.3%;第二产业实现941.88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实现1174.82亿元,增长14.4%。

  总的来看,上半年主要指标稳定回升,济宁市经济总体呈现积极向好态势。

                                                                                    
  翻身!这是来自济宁的“农业经”

  济宁市是农业大市,全市耕地面积910万亩,常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100万亩以上,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种植基地、特色农产品基地和名优畜牧品种繁育基地。

  上半年,济宁农业生产形势平稳,产品供给持续向好。据统计,农林牧渔业实现产值478.17亿元、同比增长9.1%。蔬菜总产量371.9万吨、增长2.5%,主要畜牧品种出栏同比大幅增长,收获夏粮46.4亿斤、实现20连丰。

  同时,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新建高标准农田58万亩,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30万亩。然而有了数量,不代表跟不上质量。济宁的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战略取得实效,创新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济宁礼飨”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联合推广模式,取得全国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资格。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而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超过45%,中国粮要用“中国种”,种业“芯片”要越擦越亮。

  济宁一直实施农业良种工程,全市规模以上种子持证企业达49家。市农业农村局坚决发挥济宁市种业发展优势,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扶持种业企业做大做强,致力打造济宁市优势种业集群。在嘉祥县,围绕大豆种业创建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获得中央资金1亿元;兖州区、嘉祥县成功创建国家级制种大县,两县(区)各获得中央资金3000万元。

  履行国家战略,打好现代种业这场翻身仗,济宁奋力前行。

                                                                              
  攀登!撬动制造业高质量转型

  作为资源大市的济宁,工业生产稳定复苏,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两年平均增长6.7%,且制造业带动明显,实现增加值增长21.3%。

  然而,产业结构偏重、创新驱动偏弱的现实,也让济宁在产业突围的路上倍感紧迫。当下,有了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红利赋能,资源大市济宁,迫切需要推动“制造业强市”转型的抓手。

  为迎接“十四五”,济宁市工信局落实《关于加快先进制造业集群开放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建设先进制造强市为统领,以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为目标,辅以“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筑巢引凤”等“九大工程”,不断推动济宁市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实现高质量。

  有了政策为引导,济宁市具体实施时,把提升“231”产业集群竞争力放在产业发展中一个重要位置。“231”产业集群,即高端装备、高端化工“两高”优势产业集群,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三新”新兴产业集群和医药产业集群。其中,在重点打造的30个核心产业链中,高端装备、高端化工2个产业集群被定位为千亿级,领跑济宁先进制造业。

  同时,科技创新作为短板,也是跳板。济宁把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在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方面持续发力,启动实施“企业攀登”工程,开启再攀高峰的新征程。在5月21日济宁市召开的科技创新暨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208名企业家和244个企业受到表彰奖励。可以说,“企业攀登”工程,是济宁面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挑战的重要举措,"大抓创新、大抓产业"是大会释放出的强烈信号。这是一种回归,更是一种自信。

  在受表彰企业中,还有18家是重大技术改造示范企业,技术改造可谓是工业企业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和举措。济宁市工信局副局长蒋金键说,近年来,济宁在加大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方面不断加力,持续加大技改投资。

  济宁今年规划推动一千个技改项目,实现一千家企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现有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凤凰涅槃”,为制造业强市不断增添活力和内生动力。

                                                                                                      
       签约!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2021济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落实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政策措施,实施更高层次“双招双引”,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城市。

  据统计,济宁上半年际使用外资7.2亿美元、增长315%,总量和增幅分别位居全省第4位和第3位;完成进出口总额284.1亿元,增长29.8%、居全省第12位,其中出口188.3亿元、增长34.9%,进口95.8亿元、增长20.9%。

  今年济宁市出台了《关于构建开放发展新格局推动利用外资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这是继2019年推出《关于积极利用外资的若干措施》以来,出台的推动利用外资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对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意义非凡。

  无独有偶,在7月份组织的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上,成功举办青岛峰会济宁城市路演,签约外资项目18个,同时参加省集中签约4个项目。济宁将全力为签约项目提供最优服务、最强保障,确保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为打造全省对外开放新高地作出济宁贡献。

  济宁市把营商环境作为最重要的软实力,对标全国一流城市,争创国家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示范区,并着力在创新办法举措上下真功夫,切实形成优化营商环境强大合力,让企业引得进,也留得住。7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2020年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情况来看,济宁等25个城市营商环境便利度高,市场主体获得感强,成绩斐然。

                                                                                                                   
  第一!文旅产业全面开花

  
纵观全国,济宁的文化资源令人羡慕:儒家文化、运河文化等多元文化五彩纷呈,文旅产业发展是济宁不能忽视的金饭碗。

  上半年,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2项工作经验被省厅发文推广,5次被市委、市政府通报表扬,1次作为文旅领域全国唯一代表在国家发改委《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社会领域公共服务助力脱贫攻坚典型案例》新书发布暨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同时取得了六项全省唯一、十项全省第一的好成绩。

  央视新闻频道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别节目《今日中国》山东篇重点介绍了济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取得的显著成果和典型经验。3月29日、5月28日、3月25日央视《新闻联播》《今日中国•山东篇》和《山东新闻联播》分别报道了济宁文化“两创”显著成果和典型经验。

  根据携程联合新华财经发布的《2021“五一”旅行大数据报告》,济宁市与连云港、张家界、洛阳等10个城市共同入围今年全国“五一”黄金周增速最快十个目的地城市。

  下一步,济宁应趁热打铁,深入挖潜文旅资源优势,站在世界高度,引入高端智囊团对济宁全域文化进行策划和设计、宣传,大力推进济宁文旅产业“加速度”奔跑。

  两千年来,济宁这片土地诞生了中国最伟大的思想;一千年前,随着运河漂流而来的商业文明在这里扎根发芽;儒与商在这里碰撞交织,结出了璀璨的文明繁荣之花。如今,在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势头下,相信800多万济宁人必然会用勤劳智慧的汗水,再次浇灌出明日之花。

编辑:郭婕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