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

创新打造鲍鱼“中国芯”——游伟伟

来源:央视网 | 2023年05月12日 15:33
央视网 | 2023年05月12日 15:33
原标题:
正在加载

从古至今,人类餐桌上的珍馐美馔总有一道来自海洋。而鲍鱼作为一种海洋贝类,位居“四大海味”之首,但它曾因价格昂贵,被称作“贵族食材。“现在鲍鱼养殖技术逐渐成熟,价格趋于平民,昂贵的鲍鱼已经成为了百姓餐桌上的一道常见海产美味。”中国第一届科技青年论坛总论坛上,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游伟伟自豪满满地说道。

他手持精美的鲍鱼壳,向在场观众抛出一个个有趣的问题,为大家讲述科技攻关解决鲍鱼养殖“卡脖子”难题背后的故事。深耕海洋种业科研多年,他心中始终装着“大食物观”,将科技和鲍鱼完美融合,并帮人民大众一步步实现“鲍鱼自由”。

20年前,游伟伟还是研究生的时候就与鲍鱼结下不解之缘。“当时我国鲍鱼产业刚起步不久,但产量和育种核心技术与澳大利亚、南非等养鲍强国相比还是落后一大截。2003年前后,大规模流行性疾病不断爆发,超过半数鲍鱼养殖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在这样的产业大背景下,我有幸加入我国第一个鲍鱼育种的国家级课题,针对鲍鱼养殖的病害问题,培育抗病鲍鱼新品种。”就这样,游伟伟开启了他长达20年的鲍鱼育种研究之旅。

鲍鱼是昼伏夜出生物,白天休息,夜晚觅食活动。繁殖季节每年仅1个多月,为了把握时机,游伟伟与鲍鱼同频,昼夜无休地开展工作。为了不打扰到鲍鱼,整个过程都只能在黑暗、密闭、潮湿的海水间里完成。“当时作为一名育种新人,失败、茫然、挫折感常常是家常便饭。直到有一天,育种基地的一名工人兴奋地跟我说,‘小游,快过来看,你那个实验鲍神了’”。原来,在游伟伟开展的同池养殖试验里,对照组正在经历大规模死亡,但完全一样环境下的试验组却仍然保持非常好的活力。经过努力,他和课题组成员采用种内杂交的方法培育出福建省第一个国家级水产新品种——“东优1号”杂色鲍。这一抗病力强的新品种,养成期存活率可提高30%以上。作为两岸共同养殖的鲍鱼种类,他们将它推广到台湾,并占到台湾全岛鲍鱼养殖苗种的70%以上,成为海峡两岸科技交流合作的亮点。

皱纹盘鲍是我国主要鲍鱼养殖种,原本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它难以适应南方的炎热夏天,因此福建夏季的持续高温会造成皱纹盘鲍停止生长,甚至大批量死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怕热的皱纹盘鲍在福建夏天安然度夏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了开展鲍鱼种间杂交的设想。”鲍鱼种间杂交虽然国际上已有多年研究,但都处在实验阶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杂交受精率低。为了解决鲍远缘杂交的技术难题,游伟伟团队突破性腺促熟、精子冷冻保存等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受精率,培育出耐高温能力强的国家级水产新品种——西盘鲍。

有了以上两个新品种的经验,游伟伟团队又将育种目标锁定在更具难度的品质性状上。“鲍鱼的价格与规格大小密切相关,不同规格的鲍鱼,价格可相差10倍,古时候更是有‘千金难买两头鲍’的说法。2010年后,我国鲍鱼养殖虽然在产量上引领全球,但因个头小,价格只有澳大利亚、南非等国鲍鱼的1/3,每年仍需花几十亿元从国外进口大鲍。我们是否也能培育出大规格的精品鲍鱼,从而解决长期困扰产业的“高产低值”问题呢?”

之后的十年,游伟伟团队从多个国家引种,解决引进种驯化、继代保种、性腺调控等问题,最终构建了国内规模最大的鲍鱼活体种质资源库和远缘杂交育种技术体系,并开展了成百上千的杂交测试。“2019年,由我们团队培育的一只重达702g的鲍鱼一举夺得“鲍王”美名,新品种鲍鱼一夜出圈,最终实现了大规格鲍鱼的国产替代,渔民骄傲地称之为‘中国大鲍’‘皇金鲍’。回首这段时间,从2007年开始到2019年获得国家新品种证书,真正是十年磨一剑,我们完成了国产大鲍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应用的完整研发过程。这个被渔民称为“怪鲍”的新品种2020年获得中国农业农村重大科技新成果十大新产品,2021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作为新时代的科研工作者,游伟伟深感使命光荣、责任在肩:“我们要树立‘大食物观’,向海洋要蛋白,大力发展以高质量海水养殖为核心的‘蓝色食品’行业。”为了这个目标,他20年如一日奋斗在水产种业一线,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他呼吁更多和他一样的科研工作者:“尤其是青年科技工作者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最终在端稳‘中国饭碗’的同时,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提供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编辑:王京立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返回顶部
正在阅读:创新打造鲍鱼“中国芯”——游伟伟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