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20日,2023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位于首钢园的主会场曾是具有百年历史钢铁厂修理车间,如今它的外观保持工业风貌,内部则被改造为兼具科技感与功能性的会场,迎接来自13个国际组织、29个国家的科技组织和机构的700余位中外代表。将工业遗址和当代科学、传统产业和现代文明紧密结合,正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举措之一,既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图景,也体现了本届大会的主题“提升科学素质,共建繁荣世界——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它既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梦想,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大会主办方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开幕致辞中说到。两天中,大会举办了包括主旨报告和2场高峰论坛在内的17场大会报告和8场专题论坛,结合世界范围公众科学素质建设的成就、问题与发展要求,就加强各国科普能力建设、重点人群科学素质养成、实现人的现代化等重要话题开展了深入的研讨交流。
开幕式后,五位专家作了精彩的主旨报告。首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部门科学政策与能力建设司司长胡少锋介绍了一些国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提高科学素质和开展科普工作方面的做法和实例,探讨了公众科学素质建设面临的挑战和潜在的解决方案。随后,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名誉理事长、日本公益社团法人科学技术国际交流中心理事长冲村宪树在分享日本科学素质建设实践经验的同时,也希望加强数字化时代下的日中科普合作。
青少年是未来的时代“掌舵人”,当下的科学教育将成为影响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的关键因素,多位专家也在主旨报告中聚焦人才培养话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与技能司司长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提出应培养学生基于实证的世界观,科学素质的坚实基础将服务于个人、经济体和国家的目标愿景。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向平分享了现代化建设中青少年科学素质养成和青年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提出“科学教育是一种养成性教育”,要教会孩子们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以色列工程师、建筑师和技术科学毕业生协会董事会主席埃胡德·梅尼帕兹则阐述了在数字时代中,如何进行创新型国家青年人才培养。
两场高峰论坛邀请了多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分享前沿观点,交流彼此主张。“我们必须共同努力,以保持人们对科学运作方式的信任。”国际科学理事会主席彼得·格拉克曼在演讲中强调,如何传播和领悟科学是当前时代的关键问题。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孙小淳回顾了中华文明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从中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爵士马丁·波利亚科夫从元素周期表切入,生动地描绘了化学学科将如何引领世界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通过科普中国星空计划、《加油!向未来》等科普实践案例,阐释了多元主体共同推动科普事业繁荣发展的基本路径,为新时代科普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世界公众科学素质组织筹委会秘书长王挺分享了科普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和中国经验。此外,多位专家基于自身的工作实践,阐释了不同视角下提升科学素质的重要意义及具体对策。
大会次日举办了8场专题论坛,分别以涵养青少年科学志趣培养基础科学后备人才、科学艺术融合的科普新意境、科普创作传播的范式变革、营造科学家参与科普的良好生态、科技馆未来的发展方向、促进公众理解人工智能、公共卫生应急科普能力建设与提升、数字时代的科学素质为主题。来自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共聚一堂,通过主题演讲、圆桌讨论、专业访谈、闭门沙龙等形式进行研讨交流,并与在场观众进行问答互动,进一步拓展了中外学者在相关领域的学术视野,凝聚了学术共识。
同时,大会还取得一批务实合作成果。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组织筹委会会议就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开展科学素质国际测评、推动国际科技人文交流等达成共识。闭幕式前,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与美国科学教育协会、中国科普研究所与泰国国家科技馆分别签署合作协议。
通过几天的思想碰撞,与会专家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会议开始前的坐席间、午休时间的饭桌旁、傍晚归途的大巴上,随处可见学者们娓娓而谈的身影,有相见恨晚者,甚至忘我地快意畅谈到深夜。这份珍贵的回忆将成为重要的纽带,为增进国际科技界开放、信任、合作的愿景贡献力量。正如中国科协专职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在闭幕致辞中所呼吁的:“为了共同的信念,以彼此的信任携起手来进一步强化交流合作机制,加快推动世界公众科学素质组织成立,切实促进全球公众科学素质提升。”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彰显出大会对世界公众科学素质建设更强的赋能作用,标志着大会正成为在该领域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全球性、综合性、高层次的交流合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