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

中外女科学家将汇聚2024年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 共话女科学家成长与发展

来源:央视网 | 2024年10月16日 17:30
央视网 | 2024年10月16日 17:30
原标题:
正在加载

2024年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主场学术活动将于10月22日至24日在北京举办,论坛以“面向未来的科学技术”为主题,涵盖人工智能治理创新、可持续发展、开放科学基础设施等全球前沿话题,以此增进国际间的科技文化交流,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吸引了来自中、英、德、美、意大利等200多位科学家参与,其中包含了50多位女性科学家与企业家。大会设置了“鼓励女性参与科技”中外女科学家圆桌对话,让女性科学家的话题备受关注,充分体现了习近平主席在致首届论坛贺信中强调的“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的精神。

大咖云集  以女性力量书写科技未来

鼓励女性从事科研工作并在更高层次上取得成就,不仅仅是性别平等的呼吁,还关系到科研质量、多样性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科技创新产业融合空前密集活跃。女性科学家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新思维,为解决全球性挑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自第二届开始,每年都专门设立讨论女科学家议题的圆桌会议,2024年论坛将继续深化这一理念,设立了“鼓励女性参与科技” 中外女科学家的圆桌对话,聚焦女性如何参与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学科领域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展示越来越多的优秀女性科技工作者在各行各业展露才华,分享并鼓励女性特别是青年女性投身科技,实现自我价值的经验和做法。

据介绍,本次女性科学家圆桌对话,将有来自中国和美国十多位女性科学家参与对话。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向巧;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春英;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吴骊珠;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段慧玲;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晓风等十位院士及女性科学家,将与来自美国的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遗传学特聘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兼内政部长苏珊·韦斯勒(Susan R Wessler),美国休斯敦大学库伦工程学院教授,教师发展与包容性卓越副主席梅根·罗伯逊(Megan Robertson)等五位女科学家,将围绕女性在前沿科研、技术创新、科研经验及女性成长等方面,展开深入的对话和探讨。

优化环境,加强女性科技工作者队伍建设

“女性科技人才是科技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科技事业十分重要的力量。”科技部等十三部门印发《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的通知肯定了女性科技人才的意义。

随着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中国女性科技人才队伍规模逐步扩大、结构不断优化、能力显著提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女性科技工作者总量约 4000 万人,占比达 45.8%。

另一方面,女性科技人才在职业发展中仍面临瓶颈问题。在科研项目资助方面,随着项目层次与难度的升高,女性获得资助的比例明显降低;在科技决策方面,女性科技人才参与国家重大科技战略咨询、科技政策制定等活动较少,各类评审评估工作中女性专家的比例不高;此外,女性科技人才面临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可支配科研工作时间无法保证、生育期和职业发展上升期时间重合等现实问题对女性科技人才职业发展造成较大影响。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王红阳曾表示,应该努力寻找社会性的解决措施,提高整个社会的服务和保障水平,给有能力的女性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更多女性发挥她们的作用。

2021年,科技部与十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政策突破点包括:支持女性科技人才获取科技资源,完善女性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支持孕哺期女性科技人才科研工作。

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宣布:“从2024年起,将女性科研人员申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年龄由45周岁放宽到48周岁。”为广大女性科研人员发展成为领军人才提供了更多机会。

通过支持女性科技人才的发展,全球科技创新将获得更加丰富的视角和更广阔的空间。2024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以女性参与科技为切入点,促使各界更为关注并支持女性科学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以更好支持女性科学家的发展。未来,随着全球科技合作的深化,女性科学家将在构建更加包容的未来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

编辑:高文健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返回顶部
正在阅读:中外女科学家将汇聚2024年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 共话女科学家成长与发展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