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

2024年科普中国智库论坛暨第三十一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成功举办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 2024年12月09日 18:06
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 2024年12月09日 18:06
原标题:
正在加载

12月6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科普研究所承办的2024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2024年科普中国智库论坛暨第三十一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专题论坛在北京举办。

论坛以“科普高质量发展 助力现代化建设”为主题,为推进全球公众科学素质普遍提升贡献智慧和经验。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孙和平、国际公众科技传播组织(PCST)主席赵淑京(Sook- Kyoung CHO)等200多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中外嘉宾代表参会。开幕式由中国科普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王挺主持。

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高宏斌发布了2024科普中国智库重要智库成果,并启动2024年科普中国智库“一中心一品牌”战略,发布了与清华大学、九三学社中央科普委员会、广东省科协和广州市科协等多元主体参与共建的智库合作中心和品牌项目。

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庞晓东主持特邀报告环节。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向平以《科学的远方》为题作报告。他从科学小故事讲起,呈现了科学曲折而漫长的发展过程。“科学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开放系统,不存在终极理论…”他鼓励科技工作者要不断探索未知,“科学的远方是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也充满着希望和曙光。”

韩国首尔大学教授、韩国科学技术院院士宋真雄(Jinwoong Song)介绍了全球科学素质合作的背景以及亚洲地区STEM教育的现状与改进建议。他表示,一些学生科学素养的最大“弱点”在于缺乏参与度和行动。他强调全球合作对于提升科学素质的重要性,希望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共同提升全球科学素质水平。

澳门大学教育学院柳秀峰教授表示,科学素质的定义是多样的、不断扩展进化的,科学素质的概念现在已经超越了传统学科范畴,向跨学科的综合素质发展。他指出,未来大规模的科学素质测评是多维度、多模态的,要注重测评的连贯性和一致性,考虑测评框架的信度、效度和公平性。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办事处区域教育顾问上村美津惠在报告中表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一直致力于让每一个男孩和女孩都拥有获得高质量STEM教育的机会。STEM是工程、技术等领域的综合,不仅是科学的融合,也与批判性思维以及创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关。她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每个儿童提供高质量的STEM教育。

王挺研究员把中国科普政策与实践高度概括为1~6的6个数字加以阐释,向参会的海内外嘉宾介绍中国科普事业取得显著成果的关键所在。他表示,习近平主席关于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两翼重要论述”是科普工作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引领新时代科普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

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张利洁主持圆桌对话环节,基于新时代科普工作的新需求、新挑战和新使命,与会专家围绕“强根本——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筑根基——科普服务科学素质提升和人口高质量发展”“开新局——科普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三个重要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从多个视角共同探讨科普服务高质量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新路径新策略。

在论坛上,中国科普研究所还与国际公众科技传播组织、泰国科学技术协会理事会签署框架协议,深化科普国际合作,促进全球公众科学素质提升。

中国科协于2021年成立科普中国智库,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打造柔性连接型、合作型智库网络体系。科普中国智库论坛基于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30余年的学术积累,不断创新发展,服务新时代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编辑:高文健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返回顶部
正在阅读:2024年科普中国智库论坛暨第三十一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成功举办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