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不久前的第九届万物生长大会上,临平新城再次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之一——数聚链科技、徴格半导体入选“浙江省种子独角兽企业TOP100榜单”,衣科信息、融易算科技等4家企业跻身“杭州准独角兽榜单”。
临平新城算力小镇
作为“杭州城东新中心”的核心引擎,这座仅有89平方公里的新城何以成为“独角兽”的“孵化场”?答案就藏在其独特的产业生态与营商环境中。这里既有算力与算法交织的“数字土壤”,也有政府与企业同频共振的“阳光雨露”。
“全链协同”加速进化
临平新城的“独角兽”集群生长在一个以算力为基、场景为脉、协同为网的“硬科技+垂直应用”双轮驱动创新生态中。
此次的“浙江省种子独角兽”数聚链科技便是这一生态的典型代表之一。作为一家从临平新城成长起来的初创企业,数聚链科技依托算力小镇的产业集群优势,专注于区块链与隐私计算技术,通过自主研发的超融合可信大数据平台,为海关、保税区、机场、海港等平台提供更贴近实际需求和符合未来发展的智能产品及“AI+行业”服务。
“我们当初选择来到临平新城创业,就是看中了这里的产业环境。这几年我们也交了许多产业朋友。”回顾3年来的发展,数聚链科技董事长陆剑表示,无论是临平区20万台阿里数据中心服务器,还是与浙江图灵算力研究院等创新载体形成的技术共振,都助力数聚链科技实现了AI算法与物联硬件的无缝耦合。
同样被产业生态吸引来的还有ZYNALOG徴格半导体。其自主研发的高速高精度ADC芯片产品直击高端模数转换芯片的“卡脖子”难题。公司核心团队的数位国内外专家均具有ADI、英飞凌等国际顶尖模拟芯片设计公司背景,有超过20年的模拟芯片设计研发经历,并有多款芯片的流片及量产经验。
ZYNALOG徴格半导体
今年4月,徴格半导体带着技术积淀来到了临平新城。“临平新城的算力小镇在集成电路、高端软件和人工智能等产业具有独特优势和创新活力。我们希望能够将徴格的技术经验与这里的半导体产业生态叠加,形成‘催化效应’。”企业营销经理冯行格说。
诸如此类的全链协同“化学反应”,在临平新城已成常态。截至目前,算力小镇已汇聚2400余家企业,形成从芯片设计、算法开发到垂直场景落地的完整链条。
“阳光雨露”重构系统
如果说产业生态是临平新城孕育“独角兽”的“土壤”,那么精准的政策扶持便是其高速成长的“阳光雨露”。
“我们刚入驻算力小镇时,就得到了一笔研发补助经费,这对于公司‘从0到1’的技术研发来说,真是一场‘及时雨’啊。”回忆起创业之初临平对企业及员工的精准政策扶持,陆剑至今还颇为感慨。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衣科信息从落地算力小镇到跻身“准独角兽”行列仅用了18个月的时间,这样的“临平速度”既得益于临平新城“数字经济+硬科技”的产业导向,更受益于政府搭建的“孵化器—加速器—总部园区”三级培育体系;融易算科技能快速成长为财税数字化领军者,背后则是“政策计算器”的智能匹配、租金补贴与税收优惠的叠加发力……
衣科信息
“你看边上正在开工的地方,就是我们未来的总部大厦,也是当初入驻时政府就帮我们规划好的。”衣科信息人力总监王海山指着窗外不远处的工地说道。
此外,与企业同频共振的“阳光雨露”还体现在“想企业之所想”的科创人才引育环节。“算力小镇周边有丰富的科技金融与财税等专业人才资源,有利于公司吸引优秀人才,提升创新与服务的能力。”融易算科技董事长刘超说。
人才缘何聚集?这离不开近年来临平区通过“临航博士团”“临航工程师”等专项政策,为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人才提供的政策支持,以及算力小镇“亲才临驿站”在人才政策、资金扶持等方面提供的服务对接和其不断推进的高校“产学研创”合作交流。
算力小镇
截至目前,算力小镇已与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宇、何积丰,中国工程院院士夏家辉、韩德民,西湖大学副校长仇旻,国家特聘专家许亮峰、王兴军等专家进行了深度对接合作。通过优质项目和高端人才的“双招双引”,小镇累计落地人才项目45个,引进国省级领军人才4人、市区级高层次人才217人。这些人才及项目共同为小镇的蝶变跃升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
从产业生态到营商服务,临平新城的实践揭示了一个发展逻辑:“独角兽”的诞生绝非偶然,而是生态与制度共谋的结果。可以预见,在这片“政策有温度、创新有密度、产业有厚度”的热土上,未来将会有更多“独角兽”破土而出,共同书写数智科创新篇章。(转载自:杭州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