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奖 《团聚》 作者:李伟杰(时长:30秒)
创意简要说明:以前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饭是一段最开心最幸福的时光,有说有笑,幸福美满。但是现在饭桌上,笑声没有了,连说话也不怎么说了。我们的欢声笑语被手机所代替,每个人都拿着手机,自拍,发微信,沉浸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忽略了身边最重要的人。脚本把以前的吃饭场景与现在的场景以朋友圈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形成对比。
优秀奖 《选择》 作者:林香润 刁俭(时长:58秒)
创意简要说明:沉迷于手机、网络的青年男子在玩手机经历意外后,潜意识里对手机和亲情做出了选择,通过故事情节的反转,反映了现代社会人们对手机和网络过度依赖的现象,表达“不做低头族 拒当网瘾者”的主题。
优秀奖 《网络不是你的全部》 作者:王泽平(时长:50秒)
创意简要说明:现如今无论走到哪都喜欢问有无线吗?许多年轻人结婚后因为父母家没有网不愿意去父母家。有的因为工作忙不回家,好不容易不忙了,却因为老家没网不想回去。如今这种现象也让农村孤寡老人更孤单。本脚本正是基于这个创意,希望可以让无线依赖者醒悟。
优秀奖 《祝福》 作者:张雨濛(时长:84秒)
创意简要说明:“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从另一个角度看亦可以理解为现在的年轻人沉迷于网络这片风景而淡漠了亲情,殊不知老人一直在默默地关切,在无奈地注视着他们,老人们很容易满足,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祝福,只要你亲口对他说,他就非常开心。长辈亦对晚辈有示范作用,孩子们也在默默地看着、学着父母的一举一动,所以,我们要以身作则,争做四有好网民,将温暖与正能量传递下去,不要因网络而疏离了亲情。
优秀奖 《言论》 作者:朱文馨(时长:35秒)
创意简要说明:信息时代,人们有越来越多的平台可以“说话”,网络的间接性和虚拟性令人们放纵自己的言论,道德意识变得薄弱。许多热点评论中,往往攻击性的言语占大多数。不文明的大众言论引发了社会矛盾,不文明的语言习惯像流感一样会传染,造成了一系列伤害。作者提倡文明网络语言,创建和谐社会。
优秀奖 《谣言猛于虎,文明大过天》 作者:朱应召(时长:36秒)
创意简要说明:通过“信谣、传谣、造谣者”被谣言吞噬,和“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者”将谣言灭于无形的对比,以及文明上网者“发文明贴、做文明事、上文明网”的倡导,提炼出“中国好网民,与文明同行”的宣传口号。
优秀奖 《传播网络正能量,人人有责》 作者:刘浩泰(时长:48秒)
创意简要说明:当今社会处在一个互联网时代,网络可以说是不可缺失的,不管什么职业,年龄多大,身处什么环境都离不开网络,网络带给了我们各种机会,也拉近了我们的思念。但网络也是把双刃剑,我们在享受它带给我们好处的时候也应该尽到该尽的责任——传播正能量。作品表现社会上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处境的人,他们是怎样传播网络正能量,以及如何正确对待网络的。
优秀奖 《“我”的独白》 作者:古海宁(时长:60秒)
创意简要说明:事事有因必有果,通过一个黑客的自述,讲述网络攻击对己对他人造成的伤害。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使受众在观看广告的时候不至于觉得太突兀。案例采用的是平常接触比较多的网络信息泄露,结合之前由黑客泄露居民信息而造成的轰动全国的徐玉玉案,能够最大程度地吸引受众的目光。脚本情节完整,对主人公的结局也做了论述,使受众了解网络犯罪的后果是什么。最后主人公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加强了整篇广告的核心:正确使用网络,做四有好网民。
优秀奖 《天使中的恶魔》 作者:侯思琦(时长:30秒)
创意简要说明:互联网时代的我们,忙于接收信息,却往往忽视事情的真实与否。一个不明真相的支持、一句恶语相向的评论,看起来都是可有可无的,但积累起来的指责、不停歇的谩骂,像无数支枪与箭,谁又知道当事人到底在承受什么?最为重要的是,当我们自认为站在正义一方,用道德维护社会和谐时,可能我们自身正成为网络暴力大军的一员,用键盘敲下一个个暴力。天使中的恶魔,不是别人,正是网民自身。本脚本旨在唤醒网民自身意识,既然信息多得使我们不足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就请你慎言慎行。
优秀奖 《世界因你而变》 作者:黄鹏(时长:30秒)
创意简要说明:人的大脑里的神经细胞之间相连相当于一条条纷繁复杂的高速公路,但是各个细胞个体之间井然有序地传递着信息。正是因为这样的和谐造就了大脑这一个更大的个体,健全的大脑造就了健全的人。作为中国乃至全球的互联网络中的个体,假如我们也像神经细胞一样恪守本分,井然有序,那我们会创造出更有价值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