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扬出席开幕式暨主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2018中国网络媒体论坛9月6日在浙江宁波举行,新华社副社长刘思扬出席开幕式暨主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刘思扬在题为《变革:数字化社会的媒体智能化发展》的演讲中指出,只有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深刻把握新闻传播规律和媒体发展规律,勇于拥抱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成果,传统媒体才能赢得优势,跨越发展。媒体智能化应着力提升“三大实力”,即智能化基础设施的硬实力、“数据+算法”的软实力和人机协作的巧实力。
以下为演讲全文: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各位朋友:
大家好!很高兴来宁波参加 2018 中国网络媒体论坛。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闻媒体进军网上、深入网上,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国网络媒体论坛诞生 18 年来,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媒体格局、舆论生态、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智能互联时代,媒体必将迎来一次新的变革。当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正在向纵深推进。只有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深刻把握新闻传播规律和媒体发展规律,勇于拥抱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成果,传统媒体才能赢得优势,跨越发展。
新华社在 2015 年就推出了可以批量编写新闻的写作机器人“快笔小新”,在体育、财经领域广泛应用。之后,又组建了覆盖全国的新闻无人机队,搭建了拥有一流设备的创意工场。去年,我们推出国内第一个智能化媒体生产平台“媒体大脑”,受到业界广泛关注。今年,我们依托“媒体大脑”,开始构建以智能技术为基础、以人机协作为特征、以大幅提高生产传播效率为重点的智能化编辑部。
借此机会,我就媒体智能化这个话题,同大家分享几点体会。
一、媒体智能化应突出抓好“四个重点”
首先是内容产品,这是媒体创新的根本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是“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这 15 个字的核心是内容建设。通讯社本质上是内容提供者,内容优势是我们的核心优势。我们建设国际一流的新型世界性通讯社,必须立足内容创新这个根本,推动新闻产品精准化生产、可视化呈现、智能化推送、互动化传播,把内容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发展优势,以优质内容赢得用户、赢得受众。
去年,我们通过“媒体大脑”生产了第一条 MGC(机器生产内容)视频新闻;今年两会, 升级版的“媒体大脑”推出了 9 期数据可视化视频产品。这些移动产品的共同点,就是多渠道采集数据、大数据挖掘信息,以机器算法之智洞见人之所未见,带给读者全新视角和阅读体验。今年夏天,新华社“媒体大脑”投入世界杯报道,31 天生产短视频 3.7 万条,占国内主要视频平台总量的 70%,最快一条视频生产仅耗时 6 秒。这在新闻生产历史上是具有标志意义的重大突破。它让我们看到: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及时发现线索,快速生成新闻,采集海量数据,洞见独特视角;它让我们坚信: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领域大有可为。我们将推动智能化视频生产常态化,优化内容产品供给结构,推出更多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可视化、个性化产品。
二是平台终端,这是媒体创新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移动互联时代,传播无处不在,阵地无处不在。随着智能手机等普及,人们越来越依赖移动设备获取新闻信息, 媒体也越来越重视通过移动端发布新闻信息。可以说,媒体智能化,很大程度是移动媒体的智能化。
打造自主掌控的传播矩阵特别是移动终端,是新华社由传统通讯社向新型主流媒体转型的重要举措,也是创新媒体服务的重要平台。经过这两年发展,新华社新媒体逐渐形成了“三微三端三平台”的传播格局,移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去年,我们推出“现场云”平台,向媒体用户免费提供智能化工具和平台化服务,帮助媒体融合转型,加速新闻生产数字化升级。目前入驻机构用户 2780 家,发起直播 7.8 万场,发布报道 54.5 万次、短
视频 25 万条,成为国内最大的原创直播新闻在线生产平台。去年 7 月,“现场云”荣获第十二届中国传媒年会“媒体融合特别奖”。
三是体制机制,这是媒体创新的基础支撑。体制机制创新是难点,这个问题不解决, 新型主流媒体就难以建成。我们正在按照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的原则深度整合信息资源,持续优化采编流程,健全完善考核机制。我们努力探索建立适应互联网生态的“编辑部+”新型采编架构,以互联网思维推动融合产品“项目制”运作。两年来,培育了 35 个创新项目, “新青年”“新华 FM”“全球拍”等都在新华社的报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广泛影响。
四是人才队伍,这是媒体创新的重要保障。今天的新闻工作,对人的要求已不再是单一的采访写作,创意策划、数字加工、精准传播这些新技能也变得必要而重要。建设智能化媒体,要有一支政治立场坚定、掌握新闻传播规律、善用现代传播手段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我们正在完善岗位设置、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增加懂算法和大数据、掌握数字技能、熟练产品运营的全媒体复合型人才,逐步构建与智能化发展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布局。
二、媒体智能化应着力提升“三大实力”
“三大实力”就是智能化基础设施的硬实力、“数据+算法”的软实力和人机协作的巧实力。
所谓硬实力,核心是计算能力。要构建一个基于 GPU+CPU(图形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混合云服务的智能化技术平台,支撑智能应用的大规模矩阵计算和高性能计算,支撑对全量数据的采集、存储、加工和处理。
所谓软实力,核心是数据和算法。要调整优化数据结构,构建新型智能数据库,做到互通互用;还要将主流价值取向导入机器算法, 建立精品内容池,逐步形成以主流价值取向为主、价值与兴趣并重的新型主流算法。
所谓巧实力,核心是人机协作。要以智能技术重塑采编流程,将数据录入、处理、产出有效连接,贯通策划、采集、编辑、发布、供稿、反馈等新闻生产链条;同时,优化组织结构,打造统一、高效、协同的智能化采编运行架构。
三、媒体智能化应防止陷入“三个误区
一是内容边缘化。今天的社会,不缺少内容,缺的是优质内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新闻媒体来说,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都重要,但内容创新是根本的。”打造源源不断的优质内容,永远是主流媟体的职责使命,是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的必然要求。
二是缺乏系统性。媒体融合不是媒介形态的简单叠加,移动媒体不是传统媒体的简单翻版,媒体智能化发展,必定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通过新闻传播系统化创新来实现。要以内容创新为根本,技术建设为基础,流程再造为关键,产品研发为核心,架构重塑为保障,实现资源整合融通,带动整体业务水平提升。
三是技术至上论。一段时间以来,网上出现的“算法乱象”成为低俗信息泛滥的重要原因。在媒体智能化发展中,要准确把握人机协作的基本特征,充分认识人是主导、“机”是辅助、算法也有导向,采编人员是人机协作的主体、主力和主角,只有他们转变观念、拥抱变化、主动适应,融合发展才不会走偏,才能取得实效。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融合发展、移动优先是媒体发展大势,也是中央对我们的要求。当前,传统媒体正在向智媒体嬗变。新华社愿同大家一道,着力加强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携手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不断开创党的新闻事业发展新局面。谢谢大家!